| | | | | |
已有0網(wǎng)友參與糾錯
氣象時令類
雷打驚蟄前,山崗壟上好種田。
驚蟄不動風(fēng),冷到五月中。
清明要明,谷雨要淋。
二月清明不用慌,三月清明早下秧。
立夏不下,無水洗耙。
立夏三日楗杖響,小滿三日麥粑香。
麥到小滿谷到秋,遲遲早早一路收。
芒種火燒天,夏至雨綿綿。
春南(風(fēng))夏北,等不到天黑(下雨)。
五月初五下一陣,家家添個黃谷囤。
五月南風(fēng)招大雨,六月北風(fēng)貴如金。
有錢難買五月旱,六月連陰吃飽飯。
六月發(fā)南風(fēng),十潼干九潼。
交秋打雷,谷爛成泥。
白露無雨,百日無霜。
寒露不低頭(稻垂穗),割回喂老牛。
一場春雨一場寒,兩場秋雨把棉穿。
十月有個小陽春,冬月有個太陽生。
頭九一場雪,九九似六月。
頭九寒,九九暖;頭九暖,九九寒。
三九不冷看六九,六九不冷倒春寒。
日落一片紅,明朝定有風(fēng)。
太陽一出蓋頭云,下晝必定有雨淋。
太陽當(dāng)頂現(xiàn),三日又不見。
日落西方一點紅,不是雨來就是風(fēng)。
日落烏云長,半夜聽雨響。
日暈三更雨,月暈午時風(fēng)。
月亮長了毛,有雨在明朝。
早虹雨濟濟,晚虹曬臉皮。
天上鯉魚斑,曬谷不用翻。
云往南,長水潭;云往北,好曬麥。
早霧必晴晚霧雨。
一日黃沙三日晴,三日黃沙九日晴。
有雨山戴帽,無雨山纏腰。.
久雨西方亮,有雨下不長。
大風(fēng)見星光,來朝風(fēng)越狂。
雷公先唱歌,有雨也不多。
頭雪蓋屋脊,來年有谷吃。
霜重見晴天。
農(nóng)事類
種田不論節(jié),哪怕累死血。
土能生萬物,地可發(fā)千祥。
有收無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。
流不盡的長江水,積不盡的自然肥。
黃土挖三寸,不閉也是糞。
苗好一半谷,妻好一半福。
頭草刮,二草挖,三草四草如繡花。
秧苗栽得正,勝上一道糞。大麥不過年,小麥不過冬。
豆子不薅結(jié)角少,麥子不薅一地草。
麥蓋三層被,饃做枕頭睡。
秧薅三遍黃如金,棉薅七遍白如銀。
坡地脊嶺不能丟,芝麻綠豆一齊收。
芝麻地的跑馬,綠豆地的漚渣。
家有千棵樹,有吃又有住。
田荒窮一年,山荒窮一世。
沙土棗樹黃土柳,百棵能活九十九。
林中住窠鵲,治蟲不用藥。
青山常在,綠水長流。
山上有得樹,水土保不住。
毀林開荒,農(nóng)田遭殃。
圈干槽凈,牲口有病。
中時放牛西山上,下晝放牛東山腳。
窮莫丟豬,富莫丟書。
春雞一頭牛。
泥土摻沙,洋糖糝粑;沙田摻泥,好得出奇。
一畝園,十畝田。
春菜±遺根,冬菜±遺心。
茄子開花朵朵真,大椒開花哄死人。
瓜墩一擔(dān)肥,一季不用追。
莧菜是個鬼,對倒(著)太陽潤水。
生活類
人是樹樁,全靠衣裳。
一層麻布抵層風(fēng),十層麻布過個冬。
笑破不笑補。
出門走路看風(fēng)向,穿衣吃飯看家當(dāng)。
大火熬粥,小火燉肉。
肉越吃越饞,火越嫫越寒。
姜辣嘴,蒜辣心,大椒辣了做不得聲。
多吃一園菜,少吃一倉谷。
不吃煙,少喝酒,活到九十九。
買的便宜柴,燒了夾底鍋。
在家千日好,出外一時難。
修橋補路,增福添壽。
不動掃帚地不光,不動鍋鏟飯不香。
別個嫫火我修塘,別個車水我乘涼。
隔山一里,柴在屋的;隔山一丈,柴在山上。
人勤地出寶,人懶地長草。
節(jié)約好比燕銜泥,浪費好比河決堤。
晴帶雨傘,飽帶饑糧。
當(dāng)家始知柴米貴,養(yǎng)兒方知父母恩。
生前不把父母敬,死后何必哭亡靈。
兒不嫌母丑,狗不怨家貧。
好兒不要爺田地,好女不要嫁時衣。
兒孫自有兒孫福,莫替兒孫操遠心。
兒是根,女是葉,堂前有女不為絕。
姑娘是個菜籽命,撤到哪得哪得生(哪得;哪 里)。
親戚滿州縣,比不上自身健。
家教非兒戲,寵愛害后人。
背時的醫(yī)生診病頭,走運的醫(yī)生診病尾。
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勞醫(yī)生開藥方。
坐臥莫迎風(fēng),走路要挺胸。
吃飯八成飽,到老腸胃好。
饑不暴食,渴不狂飲。
一夜不宿,十夜不足。
一天洗遍腳,勝似吃補藥。
撿漏趁天晴,讀書趁年輕。
吃藥不通方,哪怕用船裝。
處世類
寧與千人好,不與一人仇。
一時好話不可信,百年朋友見真心。
露水夫妻過不長,酒肉朋友好不久。
街上到鄉(xiāng)里殺雞殺鴨,鄉(xiāng)里到街上自夸自 夸。
無求到處人情好,不飲任他酒價高。
不怕虎長三層皮,只怕人有兩條心。
天整人猶還可,人整人無處躲。
柴多火好,人多計巧。
明人不用細說,響鼓不用重捶。
花香要風(fēng)傳,人好要人傳。
這山望到那山高,到了那山無柴燒。一句好話三分暖,半句惡語傷人心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莫學(xué)燈籠千只眼,要學(xué)蠟燭一條心。
勸人一句終有益,唆人一句兩頭空。
窮莫憂愁富莫夸,有得長窮久富家。
家有金銀,外有戥秤。
借債要忍,還債要狠。
一日名譽千日修,千日名譽一日丟。
有理走遍天下,無理寸步難行。
牛無力拉橫耙,人無理說橫話。
教子成人傳千古,縱子作惡落罵名。
不怕生得拙,只要聽人說。
失意莫灰心,得意莫忘形。
其它
董必武、鄭位三,領(lǐng)導(dǎo)工農(nóng)把身翻。
恩威并重(恩,指張國恩;威,指董用威,即董必武)。
三分吃飽飯,對半餓死人。
一行服一行,扁擔(dān)服籮筐。
懶人抽長線,一針耽過兩針半。
蒼蠅爬秤桿——假觀星(關(guān)心)。
生鐵補鍋——憑本事。
老鼠鉆到風(fēng)箱去了——兩頭受氣。
麻雀跳到糠缸去了——空喜一場。
打稿薦坐牢——長遠之計。
癩痢頭上的虼蚤——明擺倒(著)的。
青菜煮豆腐——一青二白。
瞎子過河——一個摳一個。
脫了褲子放屁——多此一舉。
燈草穿豆腐——莫提。
瞎子打馬鑼——死不丟(放)手。
秧田頭邊挖糞蛸——肥水不落外人田。
娘把女叫親家——有得么事做話說(無話找話)。
叫化子把(被)米壓死了——自討的。
豬八戒照鏡子——里外不像人。
此路不通,去找毛澤東。
不怕高維均殺,只怕程汝懷發(fā)(高維均,“縣鏟共宣傳委員會”頭目之一;程汝懷,專員兼黃安縣長,鄂
東“剿共”司令。發(fā),指發(fā)錢 物)。
政策正,一呼百應(yīng);政策歪,鞭打不來。
政策政策,一時三刻。
村看村,戶看戶,社員看的是干部。
會干不如會說,會說不如會拍,會拍不如會 塞(塞,賄賂)。
一個書記一個法,前頭書記栽,后頭書記挖。
賒三不如現(xiàn)二。
逢俏莫攆,逢滯莫丟。
不怕生意小,只怕顧客少。
寧丟生意,莫丟門面。
黃泥巴掉褲襠去了——不是屎也是屎(無法辯解)。
揚權(quán)打兔——空的過了。
啞巴見面——有得說的。
二里河的甲長——管得寬。
坐在磨子高頭吃藕——想轉(zhuǎn)了、看穿了。
三伏天穿皮襖——內(nèi)外發(fā)燒。
狗子坐轎——不受抬舉。
三斤肉做兩品碗——公公道道。
豁子吹喇叭——兩面出氣。
初一拜年——光說好的。
三十日借炊箅——同了方。
戴斗笠痛嘴(痛嘴:接吻)——斗不攏。
便壺的(里)煮面——不好搞(攪)。
大麥喂烏龜——瞎葬(白廢)了。
眨巴眼看(撫養(yǎng))瞎子——一代不如一代。燈籠山的狗子到柳林河照門——管過了河。(燈籠山、柳林河隔
河相望)
公公跟(給)媳婦抓(撓)腳背——好意成了惡意。
豬往前拱(以嘴推土),雞往后爬——各有各的路。
叫化子趕夜路——假忙。
黃瓜打鑼——一筒筒(截)的不見面(一次又 一次的損失)。
肉粑打狗——有去無回。
鹽菜打搞粑(搞粑:面糊)——有言(鹽)在先。
扁擔(dān)高頭擱雞蛋——險了又險。
高射炮打蚊蟲——大材小用。
戴碓嘴巴玩獅子——人累死了還不好看。
大姑娘坐轎——頭j回。
裁縫打架——試一烙鐵。
蝦蟆掉到鼓上去了——不懂(咚)。
奶給爹做鞋——是個老樣。
豆腐掉到灰肚(里)去了——吹也吹不得,打也打不得。
豬八戒吃人參——有嘗到味。
馱竹篙進巷子——直來直去。
老鼠扒秤桿子——自稱自重。
聾子耳朵——擺飾(能看不能用的)。
茅窖的石頭——又臭又硬。
棺材肚(里)的抓(撓)癢——不知死活。
推屎蟲(屎克螂)戴眼鏡——假冒斯文。
馬吃石灰——一張白嘴巴子(說空話)。
八十歲的干兒——沒得點痛人氣(痛人:可愛)。
驢子屙屎——外面光(表面好看)。
癩痢憑(依)倒(著)月亮走——沾光。
閻王要吃豆——鬼吵(炒)鬼吵的。
四兩棉花——有么談(彈)頭。
閂倒(著)門作揖——自家恭賀自家。